从“输血”到“造血” 金融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华体会登录    发布时间:2023-12-14 20:22:01

  过去的五年间,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承接察右后旗大六号镇结对帮扶任务,从“输血式”民生兜底到“造血式”产业帮扶。在切实为百姓撑起“保障网”的同时,推动当地特色产业升级,让乡亲们的“钱袋子”鼓起来,慢慢地加强当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积极开展保险帮扶,降低农牧民因病致贫返贫风险。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保险帮扶累计投入528.15万元,为大六号镇当地群众提供优质保险保障服务,为符合国家扶贫条件的建档立卡户免费承办重大疾病保险,解决贫困户患重病后部分医药费不能报销的问题。同时,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也积极承办当地非建档立卡人群的补充意外险和补充医疗险,有效改善当地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2022年初,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推出国寿乡村振兴系列新产品组合,承保察右后旗全旗脱贫人口、边缘易返贫人口和在册学生。截至目前,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保险帮扶项目累计赔付已超240万元。

  此外,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帮助当地政府解决基础医疗设施缺乏的难题,帮助乡镇卫生院采购所需的彩超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心电图机等医疗设施,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目前,大六号镇卫生院使用中国人寿捐赠医疗设施定期为全镇常住居民进行健康体检,开展关爱女性防癌筛查等活动。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持续开展,以及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一目标不断推进,乡村治理向纵深发展,也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为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空巢老人的养老需求,2020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开展了大西沟幸福院改造项目,修缮房屋、改造公共区域,如今这座幸福院有近700多位老人居住。真正让当地相关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依、老有所居。”

  帮扶政策不光要“输血”兜底,更要让当地经济做到自主“造血”,这让产业振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而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就要做到优秀“土特产”文章,依托农村特色资源,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当地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022年以来,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从产业帮扶上精准发力,以“地方政府+帮扶单位+产业园区+生产企业+种植农户”的“5+”新模式,在大六号镇落地香糯玉米深加工项目,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脱贫群众增收。

  因地制宜找到符合当地客观生产条件的好项目,是展开产业帮扶的第一步。根据大六号镇的气候、地理条件,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协助当地生产公司进行多次品尝对比、市场调查与研究,最终选择引进“万糯8号”优质玉米进行种植,该品种香糯玉米具有外观颗粒饱满,口感具有“香而不腻,糯而不粘”的特点,受到市场广泛欢迎。

  在迈出产业振兴第一步后,走好走实生产出符合市场标准的成熟产品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只有把初级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化商品,才能让扶贫农产品真正打入市场。而在这一过程中专业化的生产加工设施必不可少。”中国人寿寿险公司驻镇帮扶干部蔡治在介绍中国人寿寿险公司投入帮扶资金协助当地引入的大六号镇香糯玉米深加工生产线时如是说。

  在完整规范的流水线上,新鲜的玉米经过机器去皮、人工挑选、真空封装、高温蒸气杀菌,冷却吹干的一系列流程后送入标准化恒温仓库,等待二次分装和发货运输。标准化的生产,让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也让“低价优质”成为了大六号镇香糯玉米能真正的完成“市场化”经营的最大底气。蔡治表示,希望将大六号镇香糯玉米打造成满足“资源国有化,运营市场化、生产规范化、产品标准化”的区域特色农产品。

  在产品保质的同时,品牌的树立同样重要。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协助当地生产企业设计新品牌,经大六号镇党委政府同意,由生产企业申请注册“大六号冷良”文字和商标,并已取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颁发的绿色食品证书。说起品牌名称的由来,当地生产企业鸿达农牧业公司负责人刘海军介绍到,“我们是大六号镇,气候冷凉,所以这里生产的鲜食玉米品牌叫‘大六号冷良’。”这一个名字,植根于当地水土,也让产品更贴近于当地人的生活。

  好产品有了,如何销售出去又成了新问题。为打开产品销路,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开展线上线下多种形式的消费帮扶活动。就在今年,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将大六号镇本地优质农产品纳入全系统消费帮扶采购范围,开放全系统食堂食材采购和员工福利采购两大渠道,在“控价保质”的前提下,大批量采购大六号镇优质特色农产品。

  与此同时,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积极帮助当地企业对接“市场化”平台,培训农村电商中心销售服务团队,全力发展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点对点”直销、配送、电商等农村流通业态,培育与发展“产业园区+生产企业+种植农户”的农村产业融合经营,提高当地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丰富“地方政府+帮扶单位+产业园区+生产企业+种植农户”多方参与的中国人寿乡村振兴“5+”新模式。蔡治与承接公司产业帮扶项目的企业负责人多次沟通:“产业帮扶的最终目的是帮助种植农户增收,消费帮扶帮企业纾难解困只有一次机会,后续要通过企业主动对接外部市场,合理定价,走向市场化”。

  截至目前,350亩香糯玉米项目涉及大六号村种植农户46户200人,直接带动大六号村种植农户每亩土地流转收益增加100元,间接带动大六号镇35户家庭人均务工增收3000元。但香糯玉米并不是中国人寿在大六号镇产业帮扶的终点,以此为模版新的项目也在陆续开展。

  在做大做好“大六号冷良”品牌的同时,中国人寿寿险还帮助当地政府挖掘打造新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大六号优品”,该商标可用于食用油等加工农产品的外包装。下一步,大六号镇政府也将加强高山胡麻种植农户与白音察干榨加工公司康兴粮油的对接,生产灌装冷榨高山亚麻籽油和相关制品,帮助大六号镇的乡村振兴路越走越宽广。(杨帆)

  2022年,国际科学团队完成第一个完整的、无间隙的人类基因组序列。中国科学院院士杨焕明说,现在成本降低后,很多以前舍不得测的基因组类别现在都能测序了,比如疾病基因组、药物基因组等。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12日发布的北极年度气候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北极的平均表面气温是自1900年以来第六高,夏季地表气温创有气温记录以来新高。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所属国有企业,一定要加强自主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紧紧依靠科学技术进步驱动产品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研发和掌握更多的国之重器,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利益。

  培养用好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对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意义重大。丁冉建议,对一些从事长周期基础研究的青年科学技术人才,应适当放宽博士后进出站的年龄限制。

  统筹不仅限于区域内,更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促进要素资源的整合创新在长三角经济版图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远近闻名。统筹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要从体制机制、要素流动、产业协作等方面实现更高效的协同联动,凝聚促进高水平发展的强大合力。

  大数据、人工智能(AI)和大模型的融合发展,将激活科学研究的创新力和生命力,帮助破解更多科学密码。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科学家开展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表明,使用生物疗法能控制哮喘重症。

  《自然·电子学》12日报告了一种由电子硬件和一个大脑类器官组成的混合计算系统,可执行如语音识别和非线性方程预测等任务。

  (记者刘志强、常钦、郁静娴)粮食丰收,颗粒归仓。今年,在自然灾害多发频发情况下,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功不可没。减“单”增“双”,湖南省湘乡市棋梓镇普安村农民田学文说:“单季稻改成双季稻,早稻集中育秧每亩补贴100元,流转的2000多亩田多种了一季,增收20万元左右。

  近日,AI与数字化的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青年学者、中山大学教授黄凯团队研究开发出一款高度仿生的老鼠机器人NeRmo,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机器人》。这款机器人的核心创新在于其柔性脊柱的水平摆动设计,大幅度的提高了机器人的运动灵活性和效率。

  据新华社电国家统计局12月11日发布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据介绍,2023年,全国夏粮产量为2923亿斤,比上年减少25亿斤,下降0.8%;早稻产量为566.7亿斤,比上年增加4.3亿斤,增长0.8%。

  “海上风电是清洁能源建设的兵家必争之地,更是风能产业的科技制高点。”他建议,加强海上风电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研制关键共性技术标准,通过标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资源循环利用。

  快速发展的5G、人工智能等技术,是充满了许多活力的创新引擎,亦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的重要抓手。这些数字都表明,中国将持续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与世界各国共享科学技术创新带来的福祉。

  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储存环最后一台磁铁12月11日安装就位,标志着HEPS储存环主体设施安装闭环。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12月11日,工作人员安装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加速器储存环线

  针对当前呼吸道疾病,特别是儿童呼吸道疾病高发形势,国家卫健委10日就冬季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近日,我国航天两大集团公司党组机关报《中国航天报》推出“为建设航天强国不懈奋斗”系列评论,在其中一篇评论中提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对标SpaceX,集团公司在发展理念上、科研生产模式上、关键核心技术上、质量效率效益上存在很明显差距和不足,整体上大而不强、大而不优”。

  12月9日,记者从东北农业大学获悉,该校野大麦种子人工扩繁基地喜获丰收。这标志着“野大麦种子扩繁与退化盐碱草地生态修复技术推广与示范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记者12月8日获悉,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王为磊教授联合国内外研究人员,在海洋生物碳泵研究领域取得最新进展。研究人员介绍,此前,对海洋生物碳泵的直接观测主要利用沉积物采集器,数据极为稀少。